动态要闻

DONG TAI YAO WEN

法治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法治新闻 > 正文

【地方】甘肃助力脱贫攻坚,公共法律服务出实招!

发布日期:2019-07-13    作者:     来源: 司法部政府网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目标,全力助推我省脱贫攻坚工作,加强贫困地区人员帮扶力度,依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实施意见》精神,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卫健委、省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助产机构外出生的无户口人员开展户口登记的通知》,明确提出:各县(市、区)法律援助中心依据县(市、区)扶贫办出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和个人申请,为建档立卡无户口人员出具法律援助指派单,指派具有法医物证(亲子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免费为建档立卡无户口人员进行亲子鉴定工作,出具亲子鉴定意见书,配合公安机关为建档立卡无户口人员办理常住户口登记工作。


关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助产机构外出生的无户口人员开展户口登记的通知

甘公治安【2019】250号

各市州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卫生健康委、扶贫办,司法鉴定机构:

为全力助推我省脱贫攻坚工作,加强贫困地区人员帮扶力度,有效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助产机构外出生的无户口人员户口登记问题,依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 [2016] 63号)和原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甘肃省公安厅、甘肃省司法厅联合印发《甘肃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规定》(甘卫发[2016]277号),结合全省实际,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扶贫办共同研究决定,对我省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在助产机构外出生的无户口人员亲子鉴定实行法律援助。现将具体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目标,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彻底解决因无户口导致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保障无法落实的问题。要求全省公安、司法行政、财政、卫健委、扶贫办等部门统筹安排,协同推进,通过法律援助专项经费解决亲子鉴定费用,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在助产机构外出生的无户口人员按规定登记户口。

二、部门职责

县(市、区)扶贫办:依据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建档立卡人员信息和个人申请, 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出具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

各市(州)、县(市、区)法律援助中心:依据县(市、区)扶贫办出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和个人申请,为建档立卡无户口人员出具法律援助亲子鉴定指派单,指派具有法医物证(DNA)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

各市(州)、县(市、区)财政局:依据公安部门提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无户口人员底数,做好法律援助专项经费保障。司法鉴定机构:依据县(市、区)扶贫办出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和法律援助中心的鉴定指派单,为建档立卡无户口人员进行亲子鉴定,出具亲子鉴定意见书。

县级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机构:依据建档立卡无户口人员或者其监护人提供的亲子鉴定意见书,按规定办理《出生医学证明》。

公安机关派出所:依据建档立卡无户口人员或者其监护人提供的《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三、登记程序

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在助产机构外出生的无户口人员申请亲子鉴定法律援助,首先要在居住地的县(市、区)扶贫办开具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再到各市(州)、县(市、区)法律援助中心开具亲子鉴定指派单,后到司法厅指定的鉴定机构做亲子鉴定,凭亲子鉴定意见书到县级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机构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最后到落户地公安机关派出所办理户口登记。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从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大局着眼,充分认识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确保各部门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协作配合。各地公安、司法行政、财政、卫生健康、扶贫办、亲子鉴定机构等部门要密切协作配合,共同承担起建档立卡贫困户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工作,确保各个环节顺畅,依法依规出具证明,户口登记规范。

(三)做好宣传引导。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的各项政策措施以及公民登记户口的权利和义务,努力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积极引导动员建档立卡贫困户无户口人员按规定程序及时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四)加强督导检查。各市州公安、司法行政、财政、卫生健康、扶贫办等部门要加强对各地区的督查指导,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力、推诿扯皮的,要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责任。

甘肃省公安厅

甘肃省司法厅

甘肃省财政厅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9年6月26日


》》》相关链接:http://www.moj.gov.cn/organization/content/2019-07/12/573_3228099.html